|
|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|
|
>>为什么有些产品在高低温交变试验后直接报废? |
为什么有些产品在高低温交变试验后直接报废? |
|
时间:2025/8/12 15:50:02 |
|
在看不见的温差冲击下,很多看似坚固的产品在实验室里“当场崩盘”。你是否也曾纳闷,为什么有些产品经过高低温交变试验后直接被判定报废?这并不是夸张的结果,更不是运气问题,而是背后有一整套物理、材料与设计层面的“连锁反应”在悄悄作祟。了解这些原因,不仅能帮助厂家减少返工与召回风险,更能让消费者买得放心、用得安心。
1.热应力与热循环疲劳:温度快速变化会使材料反复膨胀与收缩,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时,接合处、焊点与胶黏界面会产生剪切、拉伸应力。经过多次循环,这些应力会累积并形成裂纹,最终导致功能失效或安全隐患。
2.材料相变与性能退化:某些高分子、合金或涂层在不同温度区间会发生玻璃化、相分离或析出等相变,导致韧性、导电性或绝缘性急剧下降。表面看不见的微观变化,往往在关键时刻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。
3.封装与密封失效:电子元件、光学器件或传感器常依赖封装与密封结构防潮、防尘。温差使密封材料发生龟裂、硬化或脱粘,导致湿气、杂质进入,进而引起短路、腐蚀或信号衰减。
4.焊点、连接器与印刷线路板(PCB)受损:焊点金属和基板热膨胀差异会产生微裂纹,尤其是细间距封装或多层PCB更容易因内应力集中而失效。一次交变中形成的微小裂纹,在后续使用中会迅速扩展,造成整机故障。
5.机械结构松动与疲劳断裂:温差导致螺纹松动、粘接界面剥离或塑料件脆化,长期循环会造成零件脱落或卡滞,使产品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存在安全风险。
6.表面涂层与光学性能下降:涂层开裂、起泡或泛黄会影响防护性能与外观,光学组件(如摄像头、传感器)的透光率或焦距可能因为微小形变而偏离规格,直接报废。
7.质量控制与设计缺陷显现:高低温交变试验是对设计余量与制造一致性的“放大镜”。若产品在试验中直接报废,往往暴露出设计裕度不够、选材不当或制造工艺不稳的根本问题。
可以说高低温交变试验不是“挑刺”,而是企业对产品可靠性的终极检验。那些在实验室里被判定报废的产品,恰恰为企业敲响了改进的警钟。与其被动接受损失,不如主动升级材料、优化设计与工艺,用更扎实的可靠性为品牌增值。
|
|
|
 |
相关资料 |
|
|
|
|
|
|
|
|